如何鑒定天然翡翠與人工處理翡翠
翡翠深受國人喜愛,市場需求也是經久不衰。多年來,自然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NGTC)開展了大量的翡翠珠寶首飾檢測工作。那么,大家了解天然翡翠與人工處理翡翠在實驗室是怎么鑒定區分的嗎?本期筆者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實驗室鑒定步驟
根據國家標準GB/T16553《珠寶玉石 鑒定》及實驗室“翡翠檢測流程”,對翡翠進行鑒定時,重要的鑒定項目有放大檢查、熒光觀察、紅外光譜、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試等。除此之外,還會對翡翠的折射率、密度以及其他譜學特征進行綜合檢測。
需要強調的是,檢測結論是由多種檢測數據綜合分析得出來的。換句話說,單一、片面的檢測方法所得出的結論是不可靠的。
二、常用的鑒定方法
1.放大檢查:對于一件樣品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肉眼觀察,觀察其表面和內部特征。天然翡翠多為纖維交織結構,玻璃光澤。而經過強酸強堿浸泡腐蝕后的翡翠,內部結構遭到破壞,疏松易碎,需使用樹脂等材料進行充填,呈現樹脂光澤或蠟狀光澤。充填物會掩蓋裂隙,但放大檢查仍可見表面蛛網狀酸蝕紋,拋光面可見顯微細裂紋,內部結構松散。
染色處理的翡翠,染劑沿裂隙進入翡翠內部,呈絲網狀分布。現在,染色處理往往和漂白、充填處理同時進行,有時顏色分布異常現象更為明顯。覆膜翡翠,放大檢查顏色均勻,呈樹脂光澤,無顆粒感,可見氣泡或覆膜脫落。
2.熒光觀察:紫外熒光燈是比較傳統的翡翠檢測工具。天然翡翠通常無紫外熒光,或者具有弱的白、綠、黃色熒光。經過充填處理的翡翠多數具有中等或者強熒光,但是隨著作假技術的提高,近期處理翡翠熒光越來越弱,甚至無熒光現象。
3.紅外光譜測試:紅外光譜儀是翡翠鑒定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大型設備。珠寶玉石內的分子或官能團在紅外吸收光譜中分別具有自己的紅外吸收區域。也就是說,通過紅外光譜圖,我們可以快速準確地判斷樣品種屬。
紅外光譜儀對有機化合物的反應非常靈敏,尤其是高分子聚合物。充填處理翡翠因含有高分子聚合材料,會有特定的吸收峰。
4.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試: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試是鑒定染色翡翠最有效的手段。以綠色翡翠為例,天然綠色翡翠具有630nm、660nm、690nm吸收線或者吸收帶,而鉻鹽染色的綠色翡翠在650nm處可見一條明顯的寬帶。其他類型染劑染色的翡翠也具有與天然翡翠不一樣的紫外吸收特征。
酸蝕紋
染色翡翠顏色分布
充填、染色處理翡翠的熒光特征
三、關于翡翠鑒定的一些問題
1.能否僅以拉曼光譜來鑒定翡翠
拉曼光譜可以用來判斷樣品中有沒有含環氧樹脂等人工樹脂。同時,也可以判斷是否經過覆膜處理。但是對于翡翠來說,紅外光譜完全可以獨立解決這些工作,也就是說拉曼光譜在翡翠檢測中是一個輔助性的手段。
此外,還可以利用濾色鏡、陰極發光儀、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儀等儀器,對翡翠進行輔助性測試。
2. 能否僅以折射率、密度來鑒定翡翠
首先,密度和折射率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因礦物組成、結構、化學成分等因素影響,其實為上下浮動的范圍。翡翠經過處理后,其密度和折射率的測試值不一定會超出正常范圍,也就是說密度和折射率正常的翡翠樣品不一定沒經過人工處理。
珠寶玉石的檢測不能僅憑一兩項數據來下結論,在鑒定的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分析各種數據,才能得出一個正確結論,翡翠也不例外。
在此也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相信憑借一兩個數據就鼓吹天然、非處理的偽科學。購買珠寶時,要注意向商家索要珠寶國檢(NGTC)珠寶鑒定證書和正式發票,并在有較高信譽度的珠寶品牌店購買翡翠,以便日后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作者系珠寶國檢(NGTC)陜西實驗室質量負責人,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APP | ||||
|
|
|
|
|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網 珠寶國檢深圳實驗室 珠寶國檢北京實驗室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 NGTC國檢教育 國檢珠寶培訓中心上海分校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廣州 珠寶國檢NGTC研究所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