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黄色在线观看_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_扫一扫检查错题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迎全國生態日記者行 | 浙江開化:錢江之源涌起“綠美共富”新潮

0

時間:2023-08-15 13:25:52 來源:自然資源部微信公眾號

圖片

編 者 按

近日,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自然資源部啟動“迎全國生態日記者行”活動,組織媒體記者深入地方、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挖掘自然資源領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做法、生動實踐、典型案例和有益經驗,多角度呈現萬里河山多姿多彩的生動畫卷。即日起,《中國自然資源報》陸續推出系列報道,今天刊發第六篇。

一汪清泉,從這里出發

馳而不息,奔向錢塘江口

一座山城,在這里橫亙

櫛風沐雨,守護浙西門戶

圖片下淤村馬金溪現狀。開化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開化,千年古城、生態高地

位于全球北緯30°風光帶

浙皖贛三省交界處


這里四季分明,溫暖濕潤

保存有大面積、集中連片呈原始狀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是我國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之一

其景觀和生態系統極為罕見

具有重要的全球保護價值

圖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徐良懷攝

1997年,開化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

2016年,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式獲批

成為全國首批十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


近年來,開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通過探索推進錢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數字賦能生態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等舉措

持續拓寬“兩山”轉化路徑

“綠水青山處處詩,金山銀山目目畫”

今天的開化,變得更美麗、更宜居、更宜業

在錢江之源涌起“綠美共富”新潮

錢江之源涌起“綠美共富”新潮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兩山”轉化見聞

沿著古田山拾級而上,滿目層巒疊翠。鏡頭拉遠,這里是浙江“母親河”錢塘江發源地——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

作為重要的水源涵養區,開化縣如何厚植生態本底、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

探索推進錢江源國家公園建設、數字賦能生態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7月25日,記者走進開化縣,感受這座千年古城拓寬“兩山”轉化路徑的新時代敘事。

圖片白鷴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錢江源國家公園棲息。汪福海 攝

探知“綠心”的脈動——

守護錢江源頭有了科技支撐

當前正值暑假,位于開化縣蘇莊鎮古田山的錢江源國家公園科普館內,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走進展廳,上千種飛禽走獸生物標本映入眼簾,讓人仿佛置身原始森林;戴上 VR眼鏡,可以隨講解員開啟一次神奇的科學探秘之旅。

2016年6月,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式獲批,由古田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錢江源省級風景名勝區及連接自然保護地之間的生態區域整合而成。

“2022年7月開館至今,科普館已吸引2萬余名游客前來參觀學習。”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科研監測中心主任余建平介紹,科普館為公眾打開了一扇了解大自然的窗口,增強了大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離不開科技支撐。錢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被稱為錢塘江的“綠心”,錢江源森林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錢江源站)就是其重要的科研平臺,用于探知錢塘江“綠心”的脈動。

“錢江源站是全球森林監測網絡和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的重要節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任海保介紹,這里分布著全球罕見的大面積連片分布、保存完好的低海拔中亞熱帶常綠闊葉老齡林,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和白頸長尾雉的集中分布區。其森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在全國具有代表性,具有自然資源保護、科學研究、生態服務、示范推廣等多方面價值。

站在錢江源站遠眺,遠處一座巨大塔吊格外顯眼。“大山深處還有工地?”記者 忍不住發問。

“那里不是工地,這座塔吊是全球18個森林塔吊之一,是林冠層生物多樣性監測平臺。”任海保解釋說,“有了它,生物多樣性監測就能從地面拓展至人類了解最少的生境之一——林冠空間。”

據介紹,這座塔吊的塔高、臂長各為60米,覆蓋面積達1.13公頃,科研人員可借助塔吊對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冠層生物多樣性進行近距離監測。

“錢江源站的建設,為錢江源國家公園的重要自然生態系統保育修復、瀕危物種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其監測、研究和示范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為全球環境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有益經驗。”任海保說。

來自“云”端的守望——

實現生態治理“一屏掌控”

“嗡……”7月25日10時,錢江源站內,一架無人機迅速升空,向著莽莽青山飛去。

“針對錢江源國家公園地域廣、地形起伏多變、人工巡檢難的問題,我們去年啟用了無人機自動巡檢系統。”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余順海介紹,該系統配有8臺無人機,各設置15條飛行航線,飛行半徑為2千米~5千米,實現了80%以上公園面積的自動化巡護。

從人工巡山到無人機自動巡檢。“數智”技術的升級,極大提高了巡檢效率。數據顯示,無人機巡檢系統上線以來,錢江源國家公園全域巡查效率提升了15倍。

目前,該系統已接入“錢江源國家公園生態智治系統”,設有無人機防災巡檢、野生動物識別等八大感知系統及25個子場景,形成了“天、空、地、人”四維立體管護監控預警體系,實現了生態治理“一屏掌控”。

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各類監測數據實時更新。余順海點擊鼠標,屏幕隨即呈現出一張黑白相間大鳥的圖片。“這是紅外相機抓拍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鷴。”余順海介紹,錢江源國家公園安裝了各類紅外相機460余臺,獲得鳥類、獸類照片和視頻資料近百萬份。

“生態智治系統極大地提高了錢江源國家公園的信息化水平,真正實現了生態資源全方位、精細化保護與管理。”汪長林說。

激活鄉村振興的動能——

生態“流量”變為發展“增量”

離開錢江源國家公園,記者乘車前往開化縣音坑鄉下淤村。駛出高速不久,一塊刻有“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下淤”字樣的巨石靜臥路旁,這讓記者充滿期待。

下淤村為何被稱為“最美”?走進村口,看到馬金溪繞村而過,水面波光粼粼,兩岸灌木叢生,溪邊休閑綠道步步成景,不少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然而,多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音坑鄉副鄉長方繼高為記者講述了下淤村的往事:當年,村里環境臟亂,生活污水排放隨意;馬金溪里,挖砂船把河道挖得坑坑洼洼,噪聲大、揚塵大;村后的白虎山、月亮山被亂砍濫伐變成了“瘌痢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痛定思痛。當地政府堅決擔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轉變思想認識和發展理念,逐個問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2014年,下淤村下大力氣整治非法采砂,豎起河長牌,建立責任制,與村民簽訂村規民約,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和生豬移欄出村。

2018年10月,錢塘江源頭區域成為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試點,在建德市、淳安縣、常山縣、開化縣實施7大領域79個項目,以水源涵養為基點,劃分為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功能區,主要區域面積10067平方千米。

如今,下淤村全面完成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通過關停制砂廠、養殖場、紅磚廠,該村對區域內土地、河道進行全面治理,采用綜合治理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方式,治出了美麗環境、改出了鄉村新貌。

河水清了、岸灘凈了,鄉村經濟有了更好的發展條件。方繼高告訴記者,借助馬金溪這一旅游景點,下淤村樹立了“水榭風韻、休閑娛樂下淤”的品牌形象,積極推進“水凈、岸綠、風景優美”的綠色生態河堤建設,打造了集游客服務中心、親子游海上玩耍區、休閑娛樂釣魚區、經典農牧業種植地為一體的農旅樂園。2022年,下淤村人均純收入超3.8萬元,旅游業成為村民增收的新增長點。

“吾鄉山水真丹青,晴川無乃竊其靈。”這是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寄予開化縣的美好期許。在這里,“兩山”轉化的故事還有很多,錢江之源正在涌起“綠美共富”新潮。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記者:趙寧、趙陽

文字編輯:高悅、王希

新媒體編輯:陳平

初審:杜瀟詣

審核:程秀娟

審簽:湯小俊

微信 微博 抖音 APP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網
珠寶國檢
珠寶國檢
珠寶國檢(APP)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