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里的吉祥如意
清銅鎏金累絲嵌翡翠三鑲如意 劉憲國攝
春節(jié)期間,故宮博物院在神武門展廳舉辦“吉祥如意——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通過一柄柄制作精美、寓意吉祥的如意,讓觀眾感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慶文化。
如意,又名“握君”“談柄”,由古代搔杖演變而來,取材骨、角、竹、木等,因最初被做成長柄指爪狀,用于搔撓解癢,盡如人意,故稱“如意”。漢晉之際,如意被賦予更多文化意義和功能,成為文人雅士交游、清談、樂舞的助興之物,其造型演變?yōu)樵祁^式的首、彎折的頸部和扁平的柄。宋代之后,如意發(fā)展為室內陳設品。至明、清時期,以靈芝造型為主的如意被賦予吉祥驅邪的意義,更為士庶乃至帝王所青睞。
故宮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時期的如意,材質包含玉石、竹木、金屬、牙骨、瓷等,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明、清工藝發(fā)展的盛況。此次展覽精選158件(套)展品,分為“玉石如意”“竹木如意”“金屬如意”“九九如意”“其他材質如意”5個單元,全面反映了明、清時期如意的豐富材質、優(yōu)美造型、精湛工藝和多樣題材。
據(jù)悉,展覽將持續(xù)至5月9日。(記者 鄒雅婷)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APP | ||||
|
|
|
|
|
珠寶國檢 中國珠寶行業(yè)網(wǎng) 珠寶國檢深圳實驗室 珠寶國檢北京實驗室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 NGTC國檢教育 國檢珠寶培訓中心上海分校 珠寶國檢集團培訓中心廣州 珠寶國檢NGTC研究所
版權所有?國家珠寶玉石首飾檢驗集團有限公司京ICP備2024047581號-2